人机融合再创新高度,双肺结节同期完全消融无并发症
近日光学导航穿刺手术“机器人”在潍坊市人民医院正式“上岗”工作,由胸外一科张振江主任带领团队丁宜林医生通过机器人辅助成功完成了一例患者两个病灶同时精准微波消融手术:右肺上叶后段8mm实性结节+右肺上叶前段6mm实性结节:通过机器人精准三维重建,路径规划,机械臂精准执行定位,实现“双管齐下”精准微创穿刺,达到一针到位效果,大大缩短了治疗时间,减少患者气胸、出血并发症,极大保持了患者肺功能,减少患者损伤。
患者情况介绍:
患者信息:马某、男、63岁
病史:患者查体发现右肺上叶两处肺结节2年,既往有结肠癌手术史,结肠病灶控制良好。遵嘱行年度胸部CT随访,近期随访发现病变较前有增大趋势,患者要求进一步治疗,综合考虑建议肺结节微波消融术。
CT影像
穿刺机器人术中规划:
由于两个肺小结节较小且周围血管丰富,为避免多次调针导致出血以及气胸的发生,采用机器人辅助下进行两个病灶同时消融,先穿刺定位病灶一,然后进行病灶二穿刺定位,均达到一针到位效果。
病灶一:轴位图 矢状位
病灶一:轴位图 矢状位
3D影像及机械臂定位图片及实际穿刺图片:
医生通过机器人路径规划系统,设置安全穿刺路径,通过三维重建功能规避穿刺路径中的风险(肋骨、血管、支气管等)
术中情况:
术中医生通过机器人规划系统进行便捷精准规划路径,由光学导航系统实时监控患者呼吸及机械臂运动,机械臂自动调整进针角度精准定位,医生通过机械臂完成同轴局麻工作后,根据机器人提士的距离调整定位针长度,实现一针到位效果。
机械臂引导穿刺
(潍坊人民医院胸外科-张振江)
(潍坊人民医院胸外科-丁宜林)
穿刺验证到位
病灶一:CT复扫验证从轴位及矢状位观察可见针尖躲避周围血管穿过病灶
病灶二:CT复扫验证从轴位及矢状位观察可见针尖躲避周围血管穿过病灶
术后情况
通过CT影像复扫,患者无气胸、出血并发症;手术切口仅为两个大小1.6mm的针孔
消融后图片
体检发现肺小结节患者不必再焦虑:
肺小结节微波治疗,在机器人辅助下实现微创精准化效果;达到早期肺癌的根治疗效,五年生存率高达100%。
多发磨玻璃结节样肺癌多学科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
热消融是治疗肺多发GGN样肺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之一或者是手术切除的重要补充。IGTA是在影像引导下针对某一脏器中特定的一个或多个肿瘤病灶,利用热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直接导致病灶组织中的肿瘤细胞发生不可逆损伤或坏死的一种治疗技术,已经成为不能手术早期肺癌的补充治疗手段之一。目前用于GGN 治疗的主要包括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微 波 消 融(microwave ablation,MWA)和冷冻消融(cryoablation)。从2012年开始NCCN指南就推荐IGTA技术是治疗多原发肺癌的手段之一。2021年NCCN首次将IGTA作为一项独立的局部治疗手段在早期肺癌、多原发肺癌治疗等方面进行了推荐。IGTA作为一种精准的微创技术每年治疗早期肺癌、肺部GGN的例数迅速增加。该技术具有创伤小、疗效明确、安全性高、可重复性强、适应人群广等特点,目前也已成为了治疗多发GGN样肺癌主要手段之一。